《杭半城》名由来

----中国著名银行家金润泉留下的痕迹。

2024/5/3日于北京

2日晚应河南友人之邀我与上海闺密雅敏女士一起出席北京5位好友小聚,三年疫情让我们没有见面,大家品茶小饮叙友情并幸会祖国杂志社龚社长讲到金融业银行家爷爷金润泉老先生对中国金融业贡献!我的朋友兄弟也向他汇报了我的先生WANGYING(美籍华人,北美商会长。他是金润泉老先生孙子)。爷爷还有个号名《杭半城》。

我的先生WANGYING出身金融世家,他是中国著名银行家金润泉(也是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主席请他参加新中国建设爱国人士之一,他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

杭州是我先生的故乡,我常带友人去杭州市爷爷纪念馆,(萧山金家村).

还有一个地方,杭州北山街,保俶塔前山路1号,

记得有次见大门紧闭。我们几位绕着围墙寻找,终于看到砌在墙上的半块石碑,上面残存着“练生界”三个字,这就是了,这就是金家“润庐”的界碑。听我婆婆讲过原碑上应该是五个字,“金百练生界”,金百练生,是金家的堂号。

北山街“润庐”,也是中国著名银行家先生爷爷金润泉留下的痕迹。

润庐前有西湖,后有宝塔,右依溪流,左傍山道。一边是30年代车水马龙的街道,一边是千年古塔、百年苔痕的山麓;一边是时尚,一边是孕育时尚的历史。如今紧闭的铁门里,曾经有过怎样的纷纷扰扰,与杭州这个城市密切相关。

作为杭州金融界的头面人物,爷爷金润泉非常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办学校、办救济、办交通、办报纸,努力促成了许多杭州的民生大事。1908年,北京,大清银行考场。

考官陈静斋发现一个来自杭州的考生,叫金润泉。这人虽然文字一般,但从业经验丰富,应对灵活,考试成绩优异。考完后的一天,陈静斋单独接见了金润泉。

陈静斋是绍兴人,曾经在杭州开过绸庄,所以对浙江情况颇为熟悉,言谈间说到浙江铁路公司总办汤寿潜,面前这位考生说:“我们是萧山同乡,他有一封信给你。”陈静斋看了信之后说:“这是一封推荐信,你为什么不早拿出来?”金润泉回答:“我想凭自己的实力通过考试。” 陈静斋赞道:“好!好!好!”

次年十二月,大清银行浙江分行在杭州清河坊东太平巷成立,经陈静斋大力推荐,金润泉被任命为经理。经理之上尚有总办刘宇泰,但刘只是由官僚挂名的兼差,实权掌握于经理之手。论官封赏,担任经理的金润泉被清政府封为四品官衔,授顶戴花翎。这大概是继胡庆余堂胡雪岩之后,浙江省的第二个红顶商人。

金润泉家境贫寒,十四五岁时,其父托人推荐到杭州乾泰现兑钱庄当学徒。

这家钱庄规模很小,专营铜钱、银元的兑换。金润泉学业勤恳,为人厚道,手脚勤快,经常背着钱袋上街收兑铜钱,颇得经理的欢心。如此做了几年,又辗转托人到一家大一点的钱庄当“过堂学生”,不久又升到跑场头,可以上钱业会馆去做交易了。金润泉做生意头脑活,能力强,又勤奋好学,责任心强,不久就做到了钱庄的副理。二十多岁的金润泉成为当时钱业经理层中最年轻者,名噪一时。

辛亥革命后,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此时金润泉在北京总行任职。1913年中国银行筹设浙江分行,金润泉回到杭州,担任浙江分行副经理。1921年升任分行经理,达30年之久。

挤兑风波

1916年,金润泉度过了自己任上最惊心动魄的几天。

1915年12月,袁世凯在北京称帝。袁世凯政府自组成以来,一直财政拮据,为复辟帝制耗尽国库,于是挪用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的发行准备金,迫使两行大量增发钞票充作军费,致使社会上对两行的兑换券(注1)信心已呈现动摇之势。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政局动荡,人心惶惶,全国各地不断发生银行钞票挤兑银元(注2)和提取存款的风潮。

1916年5月12日,当时的国务院向各省发布命令:全国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两行兑换券停止兑现,存款停止付现。命令由时任国务卿段祺瑞签发。事态终于爆发。

消息传开后,市场震惊。那年头,许多省都自行印发钞票,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是最大的两家银行,发行的兑换券通行全国各省。倘若照此命令停止兑现,那将是全体储户的灾难,而这两家银行也将信誉扫地。当时,浙江已经宣告独立,可以不执行这个国务院命令,但是,如果浙江的银行继续兑现,现银就会大量流失,风险很大。时任浙江都督兼省长的吕公望也感到左右为难。这时,金润泉已经是浙江金融界很有影响的人物,他出面与杭州商界、银钱业人士商量后,一致决定反对停兑。当时已有新闻媒体报道说,上海将不执行这个国务院令。金润泉便向吕公望都督报告说:浙江金融界也准备不执行这个国务院令。

5月15日,星期日,金润泉决定,中国银行浙江分行破例开门办理钞票兑现业务。

前来兑现银元的人如同潮水,挤满一条街,银行大门口的队伍总也不见缩短。金润泉站在大门口台阶高处,望着人山人海高声喊:“大家不要惊慌,只要我金润泉人在,银行就不会倒闭,也不会少大家一分存款一分利息,我金润泉是讲信用的,今天我的家眷也在银行里。”营业大厅里,一箱箱的银元摆放着,来者不拒,有多少兑多少。挤兑到最激烈时,仓库仅存几箱银元。逼急了的金润泉演了一出“空城计”,让人用石头装满柜箱,抬着一箱一箱的“银柜”进来,刚进大门,突然一人横窜过来把抬杠的人撞倒,柜子摔破,银元撒了一地。又委托杭州的惟康、晋泰、开泰、生昌等30多家大钱庄公开挂牌,无限制兑现中国银行的钞票,以安定民心。

可是金润泉心里明白,要度过这次挤兑风潮,关键是要有可以应付兑换的银元。金润泉一方面争取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支持,一方面争取全省金融界的支持,从其他银行紧急筹集现银,当时,中国银行浙江分行向各银行、钱庄共借进银元45万元,加上库存,共计有银元100多万元。终于,银行门口的人潮一天天少下去了。

5月19日,杭州《民国日报》上刊登这样一条新闻:“各界人士闻此兑付消息,欲兑现洋者转觉松懈,浙江金融已复原状。”金润泉靠他的智慧与魄力,平息了最大一次挤兑风暴。

筑路

修桥

在浙江交通史上,建造浙赣铁路和钱塘江大桥是两件大事。

没有铁路的时候,浙江的运输交通多依赖水路,大运河、钱塘江,以及江南密布的水网,你知道那有多慢啊,从上海到杭州要四五天,美国传教士裘德生第一次来杭州,居然用了八天。所以,当时的有识之士,对铁路都充满了期待。

中国铁路的建筑始于1876年,到1912年,全国的铁路线只有9618公里,而且这些铁路基本上是外国列强在华投资的结果。而从1928年至1937年九年的时间,中国新建铁路达7995公里。这是历史上铁路建设比较快的一个时期。1927年,浙江启动了横跨浙江腹地的重大铁路线——浙赣线的建设。

浙赣铁路的前身是从杭州到江西玉山的“杭江铁路”。1930年3月,杭江铁路开工,离詹天佑“京张铁路”的建成已有21年,那是第一条中国人自己投资建设的铁路。然而1930年的中国,铁路的命脉依然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浙江人有魄力,要以自己的财力,建造自己的铁路。

此时浙江金融业已是羽翼丰满。爷吊金润泉奔走呼号并牵头组成银团,为铁路建设筹集资金。银团由中国银行杭州分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地方银行、中国农民银行等四家银行组成,先后发放了8次建设贷款,共计2950万元。这条铁路是用钱“堆”出来的,在当时国弱民穷的国情下,没有一点勇气和决心,是办不了这件好事的。

1934年1月1日,杭江铁路全线通车营业。这年,又成立了浙赣铁路联合公司,开始浙赣铁路全线修筑。1937年9月完成。整个浙赣线全长947公里,在浙江境内的里程为325公里,前后修筑达八年之久,成为中国东南铁路网的主要干线。浙赣铁路线沿途经过许多城镇,这些城镇又联系着许多公路或县道,通向广大的农村,该线的修筑,极大地改善了浙江交通的基本面貌。

必须提到的是钱江大桥。浙赣铁路到杭州必须跨过钱塘江,在钱塘江上造桥,在当时是一项创举,由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设了全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型钢铁大桥。1935年4月,大桥全面开工。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流沙、涌潮、台风等困难,打破传统的施工方式,采用基础、桥墩、钢梁三种工程同时并进的新方法,到1937年9月26日,先是铁路桥通车,11月,公路桥通车。

在钱塘江上造桥,工程浩大耗银巨大不说,风险也极大,其难度是所有人未曾想到的,被誉为“不可能的工程”。胡雪岩也曾经想过在钱塘江上造桥,但是难度太大,烧钱太多,即便江南巨富胡雪岩也吃不消。故浙赣铁路贷款被誉为“以银行力量,辅助铁路建设之典型”。爷爷金润泉功不可没。

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它始终屹立在杭州人的心中。杭州人忘不了金润泉为其称他为(杭半城)

义渡

为民

多年后,姑奶奶金癸辛回忆:早年爷爷金礼坤在杭州做生意,经常要往来萧山杭州两地。一次,金礼坤过江时遇到大风浪,全船的人都跪下拜求菩萨保佑。金礼坤一边拜,一边想,我的子孙如果有一天出息了,一定要买一条大轮船,为民众服务。

钱塘江两岸来往历来靠舟楫横渡,早先,钱江渡船有官渡与民渡之分,皆用人力行舟,搭乘者必须缴费。晚清时期,红顶商人胡雪岩斥巨资办了钱江义渡,两岸人民莫不称便,原来收费之官渡与民渡,皆无人问津,遂被淘汰。钱江义渡遂成为全国轮渡一大美谈。

金礼坤的愿望实现了,他的儿子金润泉继胡雪岩之后,热心钱塘江上的义渡,他和杭州一些知名人士一起成立了“义渡管理委员会”,并带头捐款,建立“义渡资金”,购买了用小火轮拖驳的大船,速度快,安全性也大大提高,“钱江义渡”遂改成“钱江轮渡”。百姓群众仍可免费过渡。

钱江潮起伏很大,落潮时江边露出大片滩涂,船不能靠岸,又是泥浆沙地,老人、小孩需靠人背过去,货物要用牛车驳到岸边。汽车更是麻烦,要排成队,等待涨潮才能轮渡。因此,金润泉的规划里不但有船,还有码头和栈桥。

1928年,金润泉等人筹资在南星桥三郎庙渡口附近建码头,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码头,有300余米的长堤伸入江心。1931年又在南岸建码头和栈桥,实现了汽车轮渡。

至此,杭州南大门的南星桥码头,成为全省最大的内河码头,重要交通枢纽,鼎盛时期年输送旅客4000多万人,年货物运量达40万吨。

是为“浙江第一码头”。现在南星桥三廊庙渡口附近,仍有当年码头设施的遗物存在。

义演

梅兰芳

义演

提起梅兰芳,上了年纪的老杭州大概还会记得:上世纪30年代中期,这位京剧艺术大师率团在杭州连演七天,盛况空前。却不知,这背后包含了金润泉的主意和努力。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934年浙江遭遇秋季大旱,“西湖水枯,市内井水亦枯,虎跑泉水贵至一元一担”;可是转过年来又是水灾,据报载,7月“浙东各县水灾严重,萧山夹山堤倒;兰溪田禾淹没,街市可以行舟;龙游、浦江、汤溪、建德、桐庐、寿昌、衢县等农作物悉被冲毁”。一向急公好义的金润泉发起成立了“水灾筹赈会”,为了扩大影响,号召社会,金润泉想到了邀请梅兰芳来杭州义演,以筹集赈灾资金。

中国银行总行第一届董事会总裁冯耿光和爷爷是梅兰芳的至交密友,典型的“梅迷”,梅兰芳的许多重要活动如出国访问、各地巡演等皆有冯耿光和爷爷的支持与帮助。梅兰芳也曾多次来杭,与金润泉相熟。而且梅兰芳还是中国银行的小股东,算起来还应叫冯耿光和金润泉一声“老板”。如此关系,让金润泉想到了邀请梅兰芳来杭赈灾义演。

当时,梅兰芳刚从国外访问归来,逗留于上海。趁此良机,金润泉便委派其子、浙江建业银行行长金观贤(我公公)赴沪,以杭州市水灾急赈灾会和乞丐收容所的名义邀请梅兰芳、金少山、姜妙香、萧长华等人到杭义演。

梅兰芳是性情中人,急人所急,慨然应允。大家一同敲定了义演的具体事项。表演日期定于中秋前后,共演六天;演出地点是延龄路(今延安路)光明大戏院;票价是银元五元、三元、二元,实际上最后一天因特邀金少山前来饰演项羽,票价增至六元(当时浙江大学学生每月伙食费为六元)。

1935年9月20日正好是星期天,梅兰芳抵杭后住在大华饭店。从9月21日到9月26日,梅兰芳连着六天,演出拿手好戏《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生死恨》、《女起解》等,场场爆满。梅大师嗓音甜润,字字珠玑,声声入耳,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演出的最后一天,大轴戏是梅兰芳和金少山合演的《霸王别姬》,金少山的嗓子声震屋宇,两人珠联璧合,堪称佳配。梅兰芳时年四十有一,正值盛年,杭州观众一饱眼福耳福,可说是平生一大幸事。

梅兰芳赈灾义演成功结束,收获颇丰。水灾筹赈会将前三天的演出收入作为赈灾之用,后三天的收入作为乞丐教养所经费之用。

润庐主人爷务金润泉,是中国最早的银行家之一,翻看他一生的故事,常常和杭州历史上发生过的重要事件有关联,他的故事也描绘出了那个大变革的时代特色。

中国,杭州人记住了一代金融家一一金润泉。百姓爱戴称他(杭半城)。

这就是(杭半城)名的由来。

如今金润泉的后辈多在海外,祖国在我们心中,我们爱中国,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政府,这是世界上最棒的政府。

我爱我们的中国,这是世界上最棒的国家,是可以引领世界和平的国家!我们的祖国将向全世界展示它的强大以及无与伦比和优秀!

祖国一直是海外华侨华人得以信赖和依靠的家。爱国的华侨华人都希望看到一个富强、民主、繁荣的祖国。 今天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习总书记领导下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道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需要每个中华儿女的努力!

爱我中华金家后辈的wangying(美籍华人)与夫人将与北美中国商会一批华侨华商发起<我家在中国>大型活动!乡音不改,乡情在心.密切与海外侨胞联系,利用金氏家族海外影响力,动员海外侨胞,心系家乡、情系桑梓,积极回祖国投资兴业,踊跃开展公益活动,为推动伟大祖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著名银行家金润泉老先生

孙媳趙晓华女士写于2024年5月3日晨于北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中加头条系信息发布平台,我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点赞(3)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评论功能已关闭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